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居家養老服務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體要求
(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關于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方針政策和工作要求,構建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支撐,與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
(二)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任務目標。近期到2012年,初步建立以社區服務機構、社區衛生機構、為老服務組織、家政服務機構、社區商業服務機構和其他相關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覆蓋全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立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管理體制和監督評估機制,初步建立起專業服務與志愿服務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力量,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基本需要。遠期到2020年,實現北京市"9064"養老服務目標,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建立與老年人多層次、多樣性需求相匹配的服務供給機制,使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充分享受到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發展成果。
(三)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政府有責任幫助老年人解決養老問題,通過政策扶持和有效管理確保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健康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堅持依托社區。依托社區服務站在社區層面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和服務隊伍,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營造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環境。堅持因地制宜。緊密結合本區實際,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社區人文環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適應,循序漸進,穩步推開。堅持社會化方向。采取多種形式,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和支持居家養老服務。
(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服務對象。全區所有生活在社區的60歲以上老年人,都是我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基本服務對象,都應享受到滿足其需要、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居家養老服務。其中,生活困難、不能自理和高齡的老年人是居家養老服務的重點對象,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特殊的照顧。
(五)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服務內容。凡是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都是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考慮的內容。主要分以下三類:一是物質方面的需求,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如生活照料、家政服務、日間托管、助餐購物、醫療護理、緊急救助等;二是文化方面的需求,即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如文體娛樂、興趣愛好、技能學習等;三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即老有所為、老有所教。如心理慰籍、思想交流、參與社會活動、發揮余熱實現自身價值等。同時加強對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工作,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
二、保障機制
(六)完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組織保障機制。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和管理體系,健全區委、區政府直接領導、區民政局綜合協調、相關單位各負其責、街道社區分層管理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加強*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建設,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進行有效的領導、規劃、協調和督查;居家養老服務日常工作納入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進行管理,指定專人負責轄區內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研究確定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專職管理人員的編制待遇,社區服務站配備社會工作者作為助老員,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加入居家養老服務事業,培養管理骨干,增強服務力量。
(七)強化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資金保障機制。加大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財政投入。在保證落實中央和北京市有關政策資金需要的基礎上,設立區級居家養老服務專項扶持資金,集中使用于扶持重點項目、支持試點工作、購買社會服務、培訓骨干隊伍、培育服務組織、獎勵先進機構等方面。根據工作深入開展的需要和區財政收入增長情況,穩步增加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資金投入,適時提高專項扶持資金標準。同時積極爭取福利彩票公益金等上級扶持資金和社會資金。
(八)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資源保障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內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用于保障居家養老服務。發揮政府的資源調控職能,合理調配政府掌握的各類資源。規范新建住宅小區依法配套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的政府購買、管理和使用,加快老舊小區居家養老服務房屋和設施的建設與調劑,租買社會閑置資源,保證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資源需要。
三、加強政府引導
(九)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將居家養老服務作為我區社會建設和民生建設的一項長期重點工作,并作為區委、區政府考核相關單位領導班子工作績效的內容之一。
(十)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政策,制定計劃,總結工作,交流信息,審議重點項目,監督落實情況,努力滿足老年人的各類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十一)科學規劃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項目安排。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社會建設總體規劃。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情況,結合本區實際,研究制定居家養老服務年度工作計劃,各成員單位結合本系統工作要求,制定分項計劃,完成分解任務,合理調配資源,發揮專業優勢,提供專項服務,統籌安排,分頭落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期完成。
(十二)加強居家養老服務政策落實和監督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關于居家養老服務的各項政策,保證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依法有序開展。對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及其發展趨勢及時進行評估,對服務組織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督管理,保護老年人和服務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三)優先保障重點服務對象和基本服務項目。對于貧困、空巢、高齡和無自理能力老年人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優先發展滿足老年人物質需求的家政服務、助餐服務、日托服務和應急服務等基本服務項目。
四、健全服務網絡
(十四)發揮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主體作用。區街兩級社區服務中心同時也是區街兩級居家養老服務管理中心,是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主體平臺??偨Y前期試點經驗,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反映老年人訴求、需求信息、組織服務力量、落實相關政策、實施監督管理。建立信息機制。各管理中心通過制作宣傳冊、開通服務熱線、社區信息欄、互聯網等多種方式,轄區內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和社會服務供給信息,構建居家養老信息平臺。建立服務項目確定機制。各管理中心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入戶走訪、集中座談等多種形式,定期對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進行調查摸底,建立老年人服務需求庫,確定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或調整現有服務項目,使居家養老服務切實貼近老年人需求。建立服務力量組織機制。各管理中心針對老年人需要的服務項目,以招標、選拔的形式組織有資質的企業、社會組織、單位和其他具備相應資質的服務者作為服務力量,確定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單位或人員。建立服務監管機制。區、街管理中心通過定期走訪、填寫意見反饋表、定期進行滿意度調查以及服務質量抽查、建立投訴記錄臺帳等形式,對服務單位進行服務質量評估,評估不合格,由相應的管理中心公告,取消其服務資格,重新選擇新的服務單位。
(十五)發揮社區服務站的基礎作用。社區服務站同時也是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站,是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支撐點。將居家養老服務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做好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組織、實施、監督、評估和反饋等項工作。發揮公共服務平臺的溝通協調作用,通過上門宣傳、定期巡訪、電話溝通、入戶服務等多種方式,將與老年人有關的各類公共服務政策宣傳到戶,服務延伸到戶。
(十六)發揮各類公共服務機構的專業服務作用。各部門設立在社區的衛生服務、文體服務、勞動保障、法律援助、教育培訓等公共服務機構,要將老年人作為服務的重點人群,優先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及設施,免費或優惠向老年人開放,滿足老年人就地、就近保健、休閑、娛樂、學習的需要。
(十七)發揮養老服務機構的補充作用。鼓勵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利用空置床位開展老年日托、老年護理、老年康復等服務,支持各類養老機構充分利用自身設施資源、專業服務人員資源提供入戶的居家養老服務。
五、強化隊伍建設
(十八)培養較高素質的管理骨干隊伍。通過設置正式編制、設立專業社工崗位、設定特定工資待遇標準等方式,切實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待遇,吸引優秀人才以及專業社工參加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工作,建立激勵制度,增強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管理人員隊伍穩定性,保障隊伍素質。
(十九)充實具有一定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一線服務隊伍。健全居家養老服務培訓制度,支持社會組織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專項培訓;幫助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鼓勵家庭成員參加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等服務技能培訓;規范培訓內容和培訓標準,提高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職業素質;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地位和待遇,符合條件的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要按規定享受相應的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
(二十)發展數量充足的居家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全面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志愿者工作的意見》,積極鼓勵和支持社區單位、居民、大中專院校學生以及各類社會組織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養老志愿服務。引導各級各類社區志愿服務組織成立為老服務志愿者隊伍,通過必要的專業培訓,通過一幫一、多幫一、鄰里互助等形式,為社區內的居家老人定期提供志愿服務。
六、促進社會參與
(二十一)扶持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健康發展。積極扶持以居家養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機構(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社團組織),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利用區、街道管理中心的場地、人員等資源,為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的發展提供條件;鼓勵有資質、有實力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連片輻射、連鎖經營、統一管理的服務模式,鼓勵其擴大服務規模;鼓勵、引導社會捐贈資助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和服務項目。
(二十二)加強居家養老服務規范化建設。運用相關行業標準和崗位標準規范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和服務人員的服務行為;鼓勵、引導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服務組織參加*區居家養老服務商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管理優勢,制定居家養老服務商行為規范;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商準入制度,規范居家養老服務商服務行為。
(二十三)發揮社區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社區黨組織注意加強對老年人及老年黨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會、婦聯、科協、殘聯、志愿者聯合會等群團組織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用,通過下屬組織和基層組織面向社區老年人積極開展工作,吸引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參加有益活動或志愿服務,豐富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