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韓寒方舟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于類似安徒生童話里“說真話的孩子”質疑的質疑,可以說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后童話時代。
在《皇帝的新裝》中,安徒生寫到勇敢的孩子說出真話后,戛然而止,留給后人無窮的想象。現代讀者大多會關心“說真話的孩子”是否會受到群臣的責難,因為警惕公權力侵犯個體的利益正是現代政治的熱門議題。也有好事者寫了續篇,講述童話之后的童話:“說真話的孩子”受到民眾的悉心呵護,并在民意的期待中一如既往地“說真話”。日積月累,當反秩序的行為成了一種新的秩序,“說真話的孩子”也就成了這個領域的“新皇”。某一天,“新皇”走在大街上,又一個“說真話的孩子”及時出場,并且喊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穿呀!”
“可是他什么東西也沒寫呀!”雖然麥田并沒有喊出這句話,但并不影響他扮演后童話時代中“說真話的孩子”的角色。
2012年1月15日,麥田在博客中發表《人造韓寒:一場關于“公民”的鬧劇》,質疑韓寒的文章是由其父韓仁均和好友路金波,韓寒的形象是2人包裝出來的。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韓寒是“皇帝新裝”中那個“說真話的孩子”。如今,在后童話時代語境中,麥田――又一個“勇敢的孩子”站了出來,指出韓寒是個沒穿衣服的“皇帝”。麥田在博文里說,當年新概念作文大賽時,讓韓寒一舉成名的《杯中窺人》,出題評委李其綱是韓仁均的同學,韓寒出名其實是“拼爹”的結果。麥田還說,《三重門》之后,路金波是韓寒的背后推手,讓韓寒不斷罵人,從“罵教育”到“罵文化”,再到“罵社會”,把韓寒包裝成為一個批判性的公共知識分子。麥田對韓寒博客做了統計,指出韓寒博客2008年“突然轉型”,從罵陳凱歌、陸天明、余秋雨等文化名人轉而批評社會時政話題。他甚至列出圖表,指韓寒在緊張的專業賽車期間,仍然了許多批判性的博客文章。從而質疑這些文章是由他人,韓寒背后有一個團隊,“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昔日“說真話的孩子”,如今卻被當成虛偽的“皇帝”遭到另一個“孩子”的解構。韓寒怒了,被麥田激怒了,他認為這是“有罪推定”。“因為我沒有辦法證明我的文章是不是我寫的”,他在1月16日的博文中說,“我是一個特別看重職業操守的人,這已經觸犯我作為寫字人可以容忍的底線……我不說清楚對不起我自己,也對不起我的讀者”。于是他采取了一個他認為“幼稚的方法來說事”――懸賞2000萬請人來證明他的文章是由他人捉刀的。就在這一天,韓仁均、路金波也在網上回應了麥田。同時,諸多網友卷入論戰,事件呈擴大化趨勢。
2012年1月18日,麥田致歉后退場,“事了拂衣去”。但事情并未告一段落,而是迎來了一個新的。因為方舟子登場了――這也是一個“說真話的孩子”,而且是專業的。
2012年1月18日至今,方舟子在自己的微博上連續發表《造謠者韓寒》、《天才韓寒的文史水平》、《韓寒的懸賞鬧劇》、《論戰事件“天才”韓寒的寫作能力》、《“天才”韓寒參加新概念作文比賽之謎》、《“天才”韓寒創作之謎》、《“天才”韓寒作品分析》等文章,并轉發和評論若干他人文章,明確指出韓寒作品“”、“水軍”、“包裝”。對此,韓寒自行整理了1997―2000年間的手稿、通信、素材本等資料合計約1000頁,“我寫下的這些都可以成為呈堂證供”。韓寒認為,這些資料足以證明包括《求醫》、《書店》、《杯中窺人》、《三重門》等均為自己獨立創作,但這些并沒有止住論戰的腳步,越來越多的網友卷入論戰。隨著事態的發展超過預期,韓寒決定方舟子,告其侵害名譽權和作品署名權。韓寒好友路金波明確說:“鑒于方舟子在質疑過程中,多次使用明顯歪曲的事實,多次進行誤導的推理,得出與真實情況完全相反的結論,并大肆傳播。造成對韓寒名譽權和財產權利的嚴重侵犯,韓寒向上海主管法院提訟,要求公開更正、道歉,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
方舟子論戰韓寒事件,其中是非曲直,各有各說。網絡調查中,支持方舟子的網友數量與力挺韓寒的網友數量不分上下。事件至此,似乎離落幕尚遠,最終的較量勝負難料,但事件本身從一場學術對話演變成一起民事訴訟案件、一場大眾積極參與的公共討論,卻是在意料之中。
法庭辯論與公共討論
眾所周知,童話時代有著明確的道德判斷。在《皇帝的新裝》中,皇帝昏庸,群臣愚蠢,而“講真話的孩子”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后童話時代,法律成為替代道德和界定是非的工具或武器。
無論是麥田,還是方舟子,都主張韓寒的文章另有捉刀人,這是在質疑韓寒作為一個“公共人物”程序上的合法性。既然在程序上都是非法的,那么實質本身是否合法都無關緊要。換句話說,如果連這些文章都不是韓寒寫的,那么文章里寫得再好,也是枉然。這對韓寒來說,“感覺是躺在地窖里中槍”。無故中槍后,當然要反擊,韓寒的應對是拿出1000頁謄稿,來證明這些作品是自己獨立創作的,并于2012年2月3日向上海市普陀區法院遞交材料,訴方舟子、劉明澤侵害“名譽權”和“作品署名權”。顯然,雙方的證據都缺乏足夠的力度。麥田和方舟子通過邏輯推理得出來的結論,從法理上來說,這不是直接證據。韓寒所提供的手稿,雖屬于直接證據的范疇,但只能證明這些手稿是他寫的,而無法證實這些文章是他獨創的。
當然,從這個案件來看,屬于誰主張誰舉證的范疇。韓寒犯不著“開腹驗涼粉”。但韓寒作為公眾人物,他在法律上必須比一般人向公眾輿論讓渡更多權利,在案件中承當更多的舉證責任。這是保證公眾事務的辯論廣泛公開、富有活力的需要。包括方舟子在內的任何人都有權對韓寒進行質疑和批評,哪怕存在個別細節的失實,從而有損韓寒本人的名譽,“因為真理傳播需要這種生存空間”(美國大法官布倫南),但這并不意味著方舟子對韓寒的言論沒有界限,帶有主觀惡意的誹謗并不受法律保護。
按照韓寒現有的訴訟思路,這是一場注定令法院為難的官司。法學教授喬新生認為,盡管雙方都試圖通過法院證明自己的清白,但是,法院無法對一個人的思想做出司法裁判。如果法院貿然對韓寒的創作能力做出判斷,將會超越法律的權限。如果法院要求方舟子停止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又會損害憲法所賦予的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即便最后法院“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判韓寒贏,也無法終止一部分人不接受判決結果,繼續相信韓寒是“人造”的。他們甚至可以繼續發表質疑的言論,但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這都是公眾的權利。韓寒無權干涉哪怕是已經公認的荒謬言論,法律只會提供其言論保障。反過來,如果法庭判決方舟子沒有侵權,也并不意味著韓寒的作品有他人。法院只能判斷方舟子的言行有沒有構成法律上的侵權。
由此看來,這場官司無論方舟子還是韓寒,獲得完勝的機會都是零。那么韓寒為什么還要去進行一場難以獲勝的官司?在后童話時代,法律對道德的褫奪,致使道德隱退,并非完全消逝。當韓寒發現法律失效的情況下,便開始尋求潛在的道德自證。
韓寒回應麥田的質疑時,曾經打出2000萬的“懸賞廣告”。這一“懸賞廣告”的性質,與其說是一份合同、一個契約,不如說是一種自證清白的手段。這種自證帶有濃厚的道德色彩,就像日常生活中,情人之間經常用“我若負你,不得好死”來表忠貞一樣。所以,“懸賞廣告”才會出現在博客這種非司法場域中。同樣,韓寒宣布要方舟子,也可視為一種“證明”手段。不論其最終結果如何,這一姿態本身旨在告訴公眾:我是站得住腳的,我愿意接受司法過程的檢驗。由此可知,韓寒并非真的想“法辦”方舟子。事實亦如此,2012年2月13日韓寒又向法院提交了撤訴申請書。
在建設法治國家的宏大背景下,人們往往喜歡用經由普法而進入日常語言的法律術語來規整和表述公共事件,而忽視了法庭辯論與公共討論之間的差異。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鄭戈認為,“韓寒受到質疑的名譽,主要不是作為一位作家的文學聲名,而是作為一位‘青年偶像’的符號性資源。”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法律能捍衛韓寒的文學聲譽(作品署名權),但無法維護韓寒作為一個“青年偶像”的形象(名譽權),因為這屬于公共領域的范疇。在公共領域,法律規范之外還存在著道德判斷。“青年偶像”這個符號的形成,不僅僅是因為《杯中窺人》、《三重門》、《長安亂》等文學作品,“應試教育挑戰者”、“體制批評者”、“直言不諱者”和“賽車手”等各種形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當韓寒這個名字具有了這種符號意義之后,他便因其公共影響力而成為一個“公共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牽涉到公共利益。作為青年偶像,韓寒的形象無論多么完美,哪怕完美得令人不忍懷疑,甚至不能容忍絲毫懷疑,都不能在合法性上自證。所以,對他那具有示范意義的“成功之路”進行分析和質疑,完全符合公共利益。通俗點說,即韓寒的“成功之路”會不會對大眾產生誤導。畢竟,這與大眾的利益,尤其是身處叛逆期的青少年成長休戚相關。
顯然,麥田和方舟子的質疑韓寒事件,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道德問題,這正是法庭辯論與公共討論的不同之處。
偶像的崩塌與自我救贖 “上帝死了!”如果僅僅從無神論的角度來理解尼采這句“瘋話”,顯然不得要領,這分明是后童話時代的倫理敘事:啟蒙之后,偶像步入黃昏。
作為一個“說真話的孩子”的韓寒,最大貢獻在于敢說“真話”。吊詭的是,如今卻遭遇到了另外的“說真話的孩子”的“真話”。用韓寒的話來說,這是“一場災難”。然而,這場災難還遠未結束,2012年2月6日,方舟子被孫海峰指責剽竊他人的作品,“打假斗士”被別人“打假”。很快,方舟子便從“說真話的孩子”的角色跳轉到“皇帝”。在后童話時代,“真話”成了一個符號,在喊與被喊中,“皇帝”和“孩子”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有些模糊,而談論偶像變成一件荒唐的事情――偶像的標準,誰能說得準呢? “那個獲譽無數的公民韓寒,某種意義上,是一個被社會和大眾特別是被知識界精英幻化出的一個精神偶像”,有網友這么說。但在“皇帝新裝”的圍困中,更多的人是希望有一個孩子出現,希望這個孩子喊出他想喊卻不敢喊的聲音,韓寒不失時機地出現了,所謂“公知韓寒”、“公民韓寒”,身上聚焦著大眾期待的目光。問題在于,韓寒是否承擔得起這份期待?以韓寒的知識儲備和理性思辨,是否能夠在不同的領域內為大眾提供一份份正確的答卷?韓寒罵教育、罵文壇、罵社會,其憤世嫉俗的行為,的確引發了轉型社會反叛大眾的共鳴,但韓寒并沒有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而僅僅是站在預設的道德制高點上,以形象去引領大眾,而非以專業和思辨去征服大眾,這種道德預設恰恰是對道德的僭越,于是,在一種相似的道德語境中,韓寒“關公戰秦瓊”似地遇到了方舟子。
當然,韓寒有破而不立的權利,但韓寒的尷尬卻不能反證方舟子的無辜。現在的方舟子就是幾年前的韓寒,他們的成名之路有很多相似性。如果說韓寒是前一任“說真話的孩子”,那么方舟子則是后一任“說真話的孩子”。韓寒是前一任“皇帝”,方舟子就是后一任“皇帝”。韓寒的叛逆附和了大眾的質疑精神,方舟子的固執激發了大眾解構的沖動。這一刻,莊周為蝶,蝶為莊周。當社會中只有一兩個“方舟子”,大家應該將其視為英雄。可是,當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方舟子”,以“莫須有”的方式,以“我覺得”、“很有可能”的口吻解構他人或自身被解構時,民眾就應該對其保持警惕。在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這些或許有著言論自由的考量,卻未必都符合道德。個人行為的正直與否,不能只看是否合法,任何法律,只要看上去有損于道德,便會產生憲法問題。再者,“永劫復返”本身就是“一場災難”,并不能完成救贖。
偶像的標準還是在于“真”。只是,這種“真”不只是一種姿態,而且是客觀事實。比如說,一個出色的賽車手積極參與一場關于賽車經驗的演說,而對政治、哲學這一個業余愛好則保持沉默;一個優秀的作家進行大量閱讀、思考深邃和批判性的創作,而與大眾則保持適當的距離。這種低調不是退讓,而是最起碼的自持與超脫,是一種智慧的力量與人格的自省與規避。
韓寒當然算年輕的偶像之一,他介于上面說的兩種偶像之間。他可能也有時尚的因素,但更多地來講,還是他的一些文章影響大,把個人的一些思考和社會現象甚至政治,聯系在一起。所以韓寒其實是跨界的,他也扮演著公共知識分子這個角色。
一般來講,我們認為公知都受過相當的學術上的專業訓練,即使沒有訓練,他也有個人的修為,或者自學成才。他更多的是靠文章,或者是演說的感染力,像于丹、易中天。中國傳統的公共知識分子,是說你靠本身的職業來進行社會呼吁,或者出于良知,對某種社會現象持一種批判態度等。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韓寒顯然就不是公知,因為本身他的形象是一個賽車手,是個時尚的年輕人,頭發梳得就像日本動漫里的……他應該還不算絲,他好像介乎絲和高富帥中間的一種狀態。
換句話來講,韓寒本應該是公共知識分子的一個評論對象。但在互聯網時代,他在青年當中又是很有號召力的。而且他扮演的角色,其實和于丹、易中天是一樣的,甚至在某種角度上,他的作用可能更積極一些。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些公知的言論――我不是具體指某一個人,你聽著是非常有道理的,非常有感染力,非常有點擊率,但他們到底說的是什么?你會發現他們說的都是似是而非的東西,是一種所謂的心靈雞湯。
不管怎么說,我覺得韓寒更能針砭時弊,說一些一般人不敢說的話。
但對于韓寒和方舟子之爭這個問題,我站在方舟子這邊。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方舟子扮演的也是公知的角色。你不能說你是公知,你就不能被質疑。質疑本身就是一種科學精神。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韓寒顯然是不夠成熟的。尤其是他的粉絲們,為什么對質疑那么暴跳如雷,后來變成對方舟子的人身攻擊呢?
質疑不是說你錯或對,其實就是正方反方,無非是看誰說得更有道理。至于方舟子的動機,有人說他是為了揚名,那個不重要。你會發現方舟子的質疑用的是西方方法論上的一種邏輯推理,這在中國來講好像是吹毛求疵,但在西方,這是一種實證方法。另外,正因為你是公共知識分子,所以你就應該承擔這樣一個質疑。
就像2008年,他們再怎么罵我,我事后都沒有怨言――因為你是一個公眾人物,你不能在人家捧你時挺得意,等他們罵你時,你又說人家愚昧。比如余秋雨,一罵他,他就索性關掉博客,不玩了。我覺得我真正的成熟,從青澀的蘋果變成不青澀的蘋果,就是在2008年。
現在,公共知識分子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企業家也扮演一個角色,他們應該是同樣的一種進步力量。另外,現在來講,中國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如果要改良,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政治家。因為資源是掌握在執政者手上的,如果光靠公知和企業家,本身就有問題。
關鍵詞續隨子新品系;種子含油量;脂肪酸;貴州省
中圖分類號S216.2;TQ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1-0019-02
AnalysisonSeedOilContentandFattyAcidCompositionofNewVarietiesEuphorbiaLathyrisL.inGuizhouProvince
ZHANG Yan 1GONG De-yong 1ZENG Song 2LI Bo 3
(1 Subtropics Crops(Biomass Energy)Research Institute of Guizhou Province,Xingyi Guizhou 562400; 2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ine Chemicals,Guizhou University; 3 Qianxinan Kangda Biological Energy Co Ltd)
AbstractSeed oil content,ac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several new varieties NX-1、NX-2、NX-3、NX-4 of Euphorbia lathyris L.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il content was more than 40% for NX-1,NX-3,NX-4. The levels of oil acid of NX-4 was highest,reached 8.56 mg KOH/g. Seed oil composition of four varieties materials was mainly C16,C18,C20 fatty acid, which was similar to structure of petroleum diesel. Its mainly advantages were the high heat mass,easy conversion,low pollution,etc,and it is very desirable biodiesel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Key wordsnew varieties of Euphorbia lathyris L.;seed oil content;fatty acid;Guizhou Province
續隨子(Euphorbia lathyris L.)又名千金子、小巴豆等,是大戟科大戟屬的越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歐洲。在我國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山西、內蒙、貴州、廣西、云南等省區均有野生分布或人工栽培,過去多作藥用[1-3]。近年來,國內外對續隨子作能源植物研究開發進行了一些探索研究,特別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M Calvin教授研究發現續隨子種子油中含有30%~40%類似于原油的碳氫化合物,是一種極具開發前景的新型能源油料植物[4]。國內有關學者曾分析了安徽、河南、福建3個主要產地的續隨子油脂肪酸組成成分及含油量,證明不同品種和不同種植條件均直接影響到續隨子種子的產量及含油率[5-12]。
由于貴州立地條件及氣候差異懸殊,篩選培育適宜當地立條件的續隨子新品種是提高種子產量及含油率的關鍵環節。為此,進一步研究篩選續隨子高產高油新品種,分析其種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組成,對貴州大面積種植并開發利用能源植物續隨子十分必要。現通過對幾個續隨子新品系種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組成進行分析,為進一步的品質鑒定和開發利用提供基礎理論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續隨于品種有4個,分別為NX-1、NX-2、NX-3、NX-4。均為2009年在貴州省興義市培育篩選的續隨子新品系,采種時間為5月。
1.2試驗方法
1.2.1含油量測定。先除去續隨子殼及其他雜質,精選飽滿、無損壞的種子置于燒杯中,將燒杯中分別編號,放于80 ℃的烘箱中8 h,烘干后用研磨機快速地研碎。稱取試樣,每個樣品裝2份。分別將2份試樣小心裝入濾紙筒中,并用蘸有少量石油醚的脫脂棉擦拭稱量所用的托盤及轉移試樣所用器具,直到無試樣和油跡為止。最后將脫脂棉一并移入濾紙筒內,用脫脂棉封頂,壓住試樣。在抽提瓶中加入適量的石油醚作為溶劑。將裝有濾紙筒的抽提管與抽提瓶連接好。裝上冷凝管,打開冷卻水,將抽提瓶在油浴中進行加熱,控制溫度在80 ℃,控制溶劑回流速度小于3滴/s,回流時間為8 h。沸騰適度,無爆沸現象。反應完畢,待抽提瓶冷卻至室溫,取出抽提瓶將石油醚溶液轉移至50 mL的圓底燒瓶中(轉移前稱取該燒瓶的質量并記錄空瓶的質量),進行減壓蒸餾。減壓蒸餾完畢將其放入(103±2)℃的烘箱中,常壓條件下烘60 min,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量,記錄圓底燒瓶的最終質量。圓底燒瓶增加的質量即為所測樣品的含油量。
1.2.2酸值測定。參照GB/T5530-2005,采用冷溶劑法測定,稱取油樣品各3份,裝入250 mL錐形瓶中。將樣品溶解在50 mL乙醚和95%乙醇(1+1體積混合)溶液中。用KOH溶液邊搖動邊滴定,直到酚酞指示劑顯示終點,15 s不褪色。計算酸值。
1.2.3續隨子籽油脂肪酸的測定。①脂肪酸甲酯制備。因這4種品種續隨子種子油酸值均大于4 mg KOH/g油,采用三氟化硼法。②脂肪酸組成檢測。色譜條件:氣相色譜儀Agilent 6890N;檢測器:FID;色譜柱:石英毛細管柱HP-Innowax(30 m×0.32 mm×0.25 mm);進樣口溫度:250 ℃;檢測器溫度:280 ℃;載氣(高純氮)1.0 mL/min;空氣:450 mL/min;氫氣:40 mL/min;進樣模式:分流進樣,分流比:20∶1;進樣量:1 μL;柱升溫程序:初溫200 ℃,以15 ℃/min升至235 ℃,保持10 min。③標準曲線。用正己烷稀釋脂肪酸甲酯標準貯備液,配成不同濃度的標準工作液,以峰面積(A)對濃度(C)得出相應的回歸曲線方程(表1)。
2結果與分析
2.1種子含油率及油酸值
經過抽提的續隨子種子含油率及采用冷溶劑法測定得到的4個品種續隨子種子油的酸值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NX-2品種的含油率低于其他3個品種,為37.35%,含油率最高的品種為NX-4,為45.19%。除NX-2這個品種外,NX-1、NX-3、NX-4等3個品種的含油率均在44%以上。4個品種的酸值有明顯差異,NX-3品種種子油的酸值最低,為4.99 mg KOH/g,NX-4品種種子油的酸值最高,為8.56 mg KOH/g。
2.2脂肪酸組成分析
通過色譜儀穩定性與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3、表4。穩定性試驗中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001 6,回收率試驗中各種脂肪酸加標回收率均大于90%,表明該實驗室的色譜儀運行穩定,檢測方法可行。用氣相色譜法檢測得到的各品種脂肪酸組成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4個品種續隨子種子油的成分均為棕櫚酸(C16∶0)、棕櫚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亞油酸(C18∶2)、亞麻酸(C18∶3)、花生烯酸(C20∶1)、芥酸(C22∶1)8種C16、C18、C20脂肪酸,與危文亮[1]報道的續隨子種子油以C16、C18相一致,但該研究中檢測出了C20脂肪酸。除棕櫚酸和硬脂酸,其余都是含有不飽和雙鍵的脂肪酸。各品種脂肪酸組成含量不同,從各脂肪酸組成成分看,4個品種均為油酸的含量最高(>80%),其他由高到低依次為棕櫚酸、亞油酸、亞麻酸、硬脂酸、花生烯酸、芥酸、棕櫚油酸。從各品種間脂肪酸含量看,棕櫚酸是NX-1品種最高,為6.79%;棕櫚油酸是NX-2品種最高,為0.16%;硬脂酸是NX-1品種最高,為2.17%;油酸、亞油酸、花生烯酸、芥酸均是NX-2品種最高,分別為83.22%、4.14%、1.21%、0.39%。
3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貴州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培育篩選的4個續隨子新品系種子含油率及油分酸值的測定,NX-4品種材料的含油率及酸值最高,分別為45.19%、8.56 mg KOH/g,為選育續隨子高油新品種提供了基礎理論數據。
用氣相色譜法對續隨子種子油脂肪酸組成進行分析,脂肪酸組成成分以C16、C18、C20為主,與石化柴油的脂肪酸組成結構相類似,表現為熱質高、易轉化、污染低等特點,是制備生物柴油十分理想的生產原料。4個品種中均以油酸含量最高(>80%)。而在這4個品種中,NX-2品種的油酸、亞油酸、花生烯酸、芥酸最高,分別為83.22%、4.14%、1.21%、0.39%,占了8個組分中的50%,說明這個品種油脂品質優于NX-1、NX-3、NX-4等3個品種,更適宜制備生物柴油。
本研究結果與其他學者過去對續隨子種子油成分的相關研究結果基本相符[13-15],在貴州的立地環境條件下,可以培育生產出高產高油續隨子品種,為續隨子品種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4參考文獻
[1] 危文亮,金夢陽,馬沖,等.續隨子油脂肪酸組成分析[J].中國油脂,2007,32(5):70-71.
[2] 張燕,王曉敏,張顯波.續隨子栽培技術及其利用價值[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0):229.
[3] 程莉君,錢學射,顧龔平,等.能源作物續隨子的綜合利用和栽培[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7,26(4):19-22.
[4] THOMPSON A E.Arid―land industrial crops[M]//JANICK J,SIMON J E.Advances in New Crops.Portland:Timber Press,OR.,1990:232-241.
[5] 楊利民,韓梅.一種多用途植物――續隨子的利用價值[J].生物學通報,1994,29(8):46-47.
[6] 張衛明,史勁松,顧龔平.生物質能的利用和能源的開發[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53-56.
[7] 龔德勇,張燕,歐珍貴,等.能源油料植物續隨子的綜合性狀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0(1):53-56.
[8] 金夢陽,馬沖,危文亮,等.新型能源植物續隨子的核型分析[J].中國油產作物學報,2007(2):213-215.
[9] 宋煒,蔣麗娟,李昌珠.多用途能源植物――續隨子[J].太陽能,2009(5):20-21.
[10] 沈燕春.理想的能源植物-續隨子[J].農林科學苑,2008(13):644.
[11] 楊開渠.續隨子生物學性狀之初步研究[J].科學,1945,28(1):36.
[12] 王曉敏,龔德勇,張燕,等.干旱脅迫對續隨子生育特性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0(9):74-76.
[13] 王亞輝,李招娣,鄧紅,等.續隨子冷榨油脂肪酸及蛋白質氨基酸組成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2009(11):74-77.
[14] 賈元超,徐瑯,陳重,等.不同提取方法對續隨子種子中不飽和脂肪酸得率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8):7509-7513.
例如:You can claim on the insurance if you have an accident by air. 您如遇到飛機事故可以索賠保險。(claim作不及物動詞)
You can claim the money back if you are not satisfied with our service. 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不滿意可以要求退錢。(claim作及物動詞)
其實,我們不妨從claim的詞根――拉丁語“clamare”(大聲叫喊)來看一看。正是因為人們在索求時,才會大聲說“不對”、“那是我的”等等,所以除了索賠金錢,claim還可指索求某種正當權益、財產、稱號等。
例如:A lot of lost property is claimed. 許多失物被認領了。
The union claimed a right to share in the company’s profits. 工會要求分享公司利潤的權利。
此外,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模塊七Unit 3 The world online的閱讀文章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中,出現了這樣的句子:Yet, some people are skeptical. They claim that surfing the Internet is a waste of time.(Page 34翻譯:然而也有人持懷疑態度,他們聲稱網上沖浪浪費時間。)這里,claim是指人們在言語上的主張、聲稱和斷言,且通常在有懷疑或反對的前提下使用。claim的具體用法如下:
claim + that從句
例如:Using mobiles with a special SIM card to pay for everything from train tickets to groceries could be a reality at the London 2012 Olympics, claims European Telecoms Company. 歐洲電信公司聲稱,使用一種特殊的手機SIM卡用以支付從火車票到雜貨店商品等所有的東西,這可能會在2012年倫敦的奧運會實現。
Everyone wants healthy, youthful skin and cosmetics manufacturers claim that they can help them achieve it. As a result, people spend a fortune on cosmetics hoping to buy beauty. 人人都想擁有健康而年輕的肌膚。化妝品生廠商們聲稱他們能夠幫助實現這個愿望。因此,人們花了大量的金錢買化妝品,希望能買到美麗。
claim + sth.
例如:Scientists are claiming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fight against cancer. 科學家們宣稱攻克癌癥已有重大的突破。
claim + to do/ have done
例如:People claims to have seen the wild man in the Shennongjia Nature Reserve in western Hubei Province. 人們聲稱在湖北省西部的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看到過野人。
claim的意思很生動,但有時也很沉重。在時事新聞中,它就經常與災難、事故等一起出現,意指奪去生命。
例如: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laimed over 60,000 lives and made thousands of people homeless. 汶川地震奪走了6萬多人的生命,致使成千上萬的民眾流離失所。
不過,在體育類新聞中也時常能夠看到claim的身影,此時意指獲得、贏得。
例如: Zhang Yining from China swept past opponents in the final rounds of the women’s table tennis World Cup to claim the championship. 中國的張怡寧在世界杯女子乒乓球賽的最后回合中橫掃昔日對手,一舉奪得冠軍。
以上都是claim的動詞用法。當它作名詞的時候,意義與動詞基本一致,意思是:(根據權利而提出的)要求;聲稱;斷言;索賠。需要注意的是,當表示要求某項東西時,常常與for或on連用。
例如:You can make a claim on your insurance policy. 你可以按照保單要求索賠。
當表示權利的時候,則通常與to連用。
例如:The blind have a claim to a decent job. 盲人也有獲得一份體面工作的權利。
請在橫線上寫出下面各句中claim一詞的意思。
1. Does anyone claim this umbrella?
_______________
2. The hurricane claimed two lives.
_______________
3. If the loss is covered by the policy(保單), the company will pay the claim as it promised.
_______________
4. He claimed that he hadn’t cheated in the exam, but I didn’t believe him.
_______________
(韓寒 作家,賽車手)
7月6日,韓寒主編的《獨唱團》正式上市,比原定的時間推遲了近一年,其間歷盡波折。《獨唱團》雖自稱“雙月刊”,但目前是采用書號出版,意味著每期都要重新送審。韓寒說,會繼續申請編輯組稿自更大的“刊號”。
《獨唱團》是一本文藝雜志,創刊號發表了周云蓬、羅永浩、林少華、蔡康永等34位作者的新作,包括韓寒的《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該書一上市即成為卓越亞馬遜的銷售冠軍,首批付梓印刷的50萬冊被訂購一空。
唐駿,被方舟子質疑學歷真偽
(唐駿 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有“打工皇帝”之稱的唐駿被質疑學歷造假。以“學術打假”著稱的方舟子在網上連續發二十多條微博,對唐駿在其自傳《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中所說的論文、學歷乃至一些專利發明提出疑問。唐駿畢業于北京郵電學院,后留學日本、美國,1994年加入微軟公司,2004年,唐駿出任盛大網絡公司總裁,2008年加盟新華都集團。他多次獲得中國信息產業年度經濟人物、中華十大英才管理人物、中國十大科技人物、中國十大IT風云人物、中國十大最有價值職業經理人等殊榮。
阿迪力?高空生存60天
(阿迪力 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新疆達瓦孜藝術的第六代傳人、有“高空王子”之稱的阿迪力結束了在鳥巢頂部60天的生存試驗,借助一根威亞飛降地面。由此,他也創造了高空走鋼絲表演198小時23分鐘的紀錄,并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頒發的紀錄證書。
“達瓦孜”是維吾爾語,意指“高空走大繩”,是維吾爾族傳統民間雜技表演藝術,危險性極高。阿迪力曾5次成功打破世界紀錄,他說:“只要有鷹飛過的地方,架根鋼絲,我就能過。”
賈宏聲:害了他?
(賈宏聲 演員)
7月5日,賈宏聲在北京自己的家中墜樓身亡,年僅43歲,警方初步排除了他殺的可能。賈宏聲出生于戲劇世家,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1989年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上世紀90年代初主演了一批為人熟知的電影,成為那時的偶像級人物。他的主要電影作品有《銀蛇謀殺案》、《北京你早》、《周末情人》、《黑雪》、《極度寒冷》、《蘇州河》等。
賈宏聲是國內首位主動向公眾承認自己吸毒的藝人,2001年,他與導演張楊合作,根據自己真實的吸毒經歷拍攝了電影《昨天》。
蘿扎?奧通巴耶娃:任重道遠
(蘿扎?奧通巴耶娃 吉爾吉斯斯坦過渡時期總統)
7月3日,奧通巴耶娃在比什凱克宣誓就任過渡時期總統,成為中亞地區首位女總統。奧通巴耶娃現年60歲,畢業于莫斯科國立大學哲學系,歷任吉爾吉斯斯坦駐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大使以及吉爾吉斯斯坦外交部部長。
今年4月7日比什凱克發生騷亂,反對派隨后成立臨時政府,奧通巴耶娃擔任臨時政府總理,她在此間表現出了自己的執政能力,讓人刮目相看。5月19日,臨時政府通過法令,委任奧通巴耶娃兼任過渡時期總統,她的任期至2011年12月31日。
卡伊拉?馬特爾:“光頭美人”
(卡伊拉?馬特爾 美國特拉華州選美冠軍)
今年21歲的卡伊拉自幼患有斑禿(俗稱鬼剃頭),雖然沒有滿頭秀發,但她并不感到自卑,在不久前舉行的美國特拉華州選美大賽中,她獲得了“2010年特拉華州小姐”的桂冠。她的勝出挑戰了選美慣例,在大賽的初始階段,她曾一度成為爭議人物。最終,她用自己的優雅消除了所有質疑。她在一檔電視談話節目中說:“參加選美大賽是我從小到大做出的最好決定之一。”
伍斯勒:CNN之父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