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長期股權投資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范文第1篇

長期股權投資業務的核算通常從取得、后續計量兩個層次進行學習,下面從這兩個層次解析有關長期股權投資業務的核算方法

一、長期股權投資取得的業務核算

長期股權投資取得的入賬價值按確認的初始投資成本計算,不同的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方式通常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以及以非合并方式取得。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以被合并方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的份額計算,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如有差額,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例1:A公司與B公司同為C公司的子公司,2004年1月1日在C公司的主持下A公司以100萬元購入B公司60%的股份,合并日B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180萬元。

合并日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為180×60%=108(萬元),實際支付的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差額8萬元計入“資本公積”。A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108

貸:銀行存款1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8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以付出的資產或承擔的債務的公允價值計算,付出的資產或承擔的債務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如有差額,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例2:A公司于*年*月*日取得了B公司70%的股權。購買日A公司支付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2800萬元,公允價值4200萬元,支付銀行存款800萬元;另外A公司在合并中支付咨詢費100萬元。A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5100

貸:無形資產 2800

銀行存款900

營業外收入 1400

3.非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1)以現金購買股票:初始投資成本為購買股票支付的所有款項。

(2)接受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這種股權的取得形式涉及三方關系,舉一例說明。A公司擁有B公司10%的股權,現在A公司與C公司簽訂協議,A公司將擁有的B公司10%的股權作為投資取得C公司的股權,協議生效后,C公司成為B公司的股東,A公司成為C公司的股東,A公司與B公司的股權關系解除,C公司取得的B公司的股權即為A公司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1.投資成本的調整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首先需要決定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內的后續計量,判定的方法以定性判斷和定量判斷結合,無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能力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具有控制能力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進行后續計量,通常結合持股比例<20%和持股比例≥50%確定,如果確定采用成本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后續計量,那么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不必調整,仍然保持初始投資成本;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響能力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通常結合20%≤持股比例<50%確定,如果確定采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后續計量,先要依據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計算投資方享有的份額,如果投資方享有的份額小于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不必調整,如果投資方享有的份額大于初始投資成本,投資方享有的份額與初始投資成本的差額增計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同時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例3:2005年1月1日,A公司以銀行存款300萬元購入B公司30%股份,取得投資時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1200萬元。

本期目中A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為300萬元,而A公司在B公司應享有的份額為360萬元(1200×30%),享有的份額高于初始投資成本60萬元,因此應當將60萬元計入營業外收入。A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360

貸:銀行存款300

營業外收入 60

2.投資后損益的處理

(1)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只有在被投資方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才進行業務處理。對于取得的現金股利,必須是投資后被投資方獲得的利潤發放或者轉回的清算性股利,投資方才能夠確認為投資收益,否則應將獲得的現金股利作為清算性股利做初始投資成本的沖回處理。

例4:接例1,2003年B公司實現利潤300萬元,2004年2月1日B公司宣告發放2003年現金股利100萬元,A公司尚未收到現金股利。

本題目中,A公司于2004年2月確定能夠得到的現金股利60萬元(100×60%)為A公司投資于B公司之前B公司的利潤發放,因此A公司此次獲得的60萬元現金股利為清算性股利。A公司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2004年2月1日借:應收股利B公司 60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權益法;追溯調整

一、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轉換與會計政策政策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規定: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在會計政策變更的情況下,為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會計準則要求采用追溯調整法對以前的財務數據按照新的會計政策進行調整,并對比較財務報表數據進行重述。企業由于增減投資而變更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法,表明投資事項與以前相比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對變更后的會計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并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之所以對原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進行追溯調整,不是基于財務報表重述的需要,而是長期股權會計計量一致性的要求。

二、長期股權投資追溯調整方法的應用

(一)權益法轉為成本法

1.通過增資,從重大影響到控制。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由于我國合并會計準則將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而且通過增資實現企業合并屬于合并準則所指的多次交易合并類型,因而既要區分合并類型,還要區分合并前與合并后投資,把權益法下的投資成本調整為成本法下的投資成本。(1)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將原投資視為從一開始就采用成本法。首先即將原始投資成本與投資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比較,調增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于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并調增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然后,對原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追溯調整,消除原投資至合并之日由于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影響,如果是由于被投資方凈利潤(未分配)的影響,則消除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同時消除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如果是被投資方凈利潤以外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則消除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從而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調整為成本法下的投資成本。最后,因為涉及企業合并,還要將新取得投資成本與合并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進行比較,調減投資成本(如果新投資成本小于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并調增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2)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與非同一控制下投資成本的調整方法類似,只是同一控制下投資成本與被投資方凈資產賬面價值相等,不存在用股權投資差額調整投資成本的問題。

2.通過減資,從重大影響到非重大影響。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包括投資成本、損益調整、其他權益變動等)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由于不存在報表合并問題,不需要將權益法下的投資成本進行調整,而是直接將其轉為成本法下的的投資成本。

(二)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由于權益法是以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核算的依據和標準,它要求保持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被投資方公允價值份額的一致性,所以必須采用追溯調整法將成本法下的投資成本調整為權益法下的投資成本。

1.通過減資,從控制到重大影響。首先將剩余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并且對原按成本法核算的剩余持股進行追溯調整。(1)剩余投資股權投資差額的追溯調整。將剩余投資賬面價值與按照取得該部分投資時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進行比較,如果剩余投資成本額大于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則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如果剩余投資成本額小于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則調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并調整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2)對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剩余投資的影響進行追溯調整。對于原投資取得后至轉換為權益法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相對于剩余的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屬于被投資單位凈損益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計入留存收益;屬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同時調整其他資本公積。

2.通過增資,從非重大影響到重大影響。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以成本法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權益法初始投資成本,并對對原成本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進行追溯調整。(1)對原有投資股權投資差額的調整。將原成本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取得該投資時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如果剩余投資成本額小于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則調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并調整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2)對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原有投資的影響進行追溯調整。對于原投資取得后至新投資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屬于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屬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公允價值變動,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調整計入其他資本公積。(3)對新增投資股權投資差額的調整。將新增投資成本與按照該投資比例確定的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進行比較,如果剩余投資成本額小于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則調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并調整當期收益(營業外收入)。

(三)從成本法到成本法

1.通過減資,從控制到非重大影響。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從控制轉為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時,仍應按成本法進行核算。無論原來長期股權投資是按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還是按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確定初始投資成本,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均不需進行追溯調整。從控制到非重大影響,原來基于報表合并考慮對股權投資差額的調整已經失去存在的基礎,故應將其轉回,即按照剩余股權比例調減投資成本和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

2.通過增資,由非重大影響到控制。投資企業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而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應繼續采用成本法核算。(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通過增資實現合并,屬于多次實現合并,首先把非控制下的投資視為控制下的投資,將合并前成本與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進行比較,以調整投資成本,并調整留存收益,如果原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然后將新投資的成本與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以調整投資成本,并調整當期損益。(2)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對于同一控制下的增資合并,首先把非控制下的投資視為控制下的投資,將合并前投資成本與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賬面價值份額進行比較,以調整投資成本,并調整資本公積,如果原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賬面價值份額;然后將新投資的成本與取得日被投資方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以調整投資成本,并調整當期資本公積。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2006(2)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2006(2)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 后續計量 轉換 財務影響

在企業投資的過程中,長期股權投資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因,是其決定著投資單位的利益,左右投資單位在進行投資過程中的話語權。權益法和成本法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兩種后續計量方法,權益法的運用一般是在投資后,投資單位對被投資方的經營方式和財務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成本法的運用一般適用于投資單位無法對被投資方產生影響,不能和被投資方共同管理,投資的效益沒有可靠的數據驗證,在市場中沒有競爭力等情況。當然,在投資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風險還會不停的改變著投資雙方的地位。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轉換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是由于投資份額被投資企業所控制,用來獲取其在投資中的權益。如果在產生投資后,不能合理的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轉換,就可能被投資方所利用,作為利益獲取的工具為自己謀利。因此,正確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轉換是十分重要的。

一、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轉換

企業在投資期間,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發生改變,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投資方持續投資以提升持股比例

若投資單位對無法得到被投資單位準確的市場價值數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及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追加投資,并且對被投資方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則必須要改變長期股權投資計量方法為權益法來做出彌補,使雙方不必遭受到嚴重的損失。

對于投資方在投資之日起至追加投資當天這一段時間,被投資方享有該段期間內的凈資產公允價值,而投資方在投資之日起至追加投資當天這段時間內的凈損益則應當算入整個的當期損益中。

(二)在處置部分投資時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下降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投資方會將原有的投資份額進行壓縮,導致話語權降低,致使無法控制被投資方時,此時,權益法就必須做為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的方法來使用。

首先,被處置的投資部分應按照比例終止原定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在此基礎上,重新計算出當前投資部分在整體投資中的比例,整合出當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購買當日的公允價值在權益法下具單一性,可以不予以考慮所處置部分投資過程中被投資單位的凈資產價值),即可以不對其賬面價值進行調整。但當投資成本縮水,無法保證原有投資份額時,應同時調整投資成本和留存收益。

二、對財務的主要影響

(一)給母公司帶來沖擊

基于新準則的規定,母公司在對子公司進行投資時,要使用成本法,而在合并財務報表之后則必須用權益法調整。這一變化并不影響財務報表的合并和編制,但是卻影響著眾多母公司,特別是個別控股型公司的財務報表。成本法和權益法所存在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投資收益方面的確認方式。權益法是對投資企業凈損益做出改變后確認投資的損失或盈利,以達到長期的價值;而成本法則不受到被投資企業過去盈利或虧損的影響,確認投資收益也是在得到股利之后。

當前,我國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大部分的股利發放都達不到其實現的凈利潤。而改變了核算方法之后,如果子公司能夠一直保持盈利的狀態,母公司在對投資收益進行確認時依然運用成本法的話,相比于運用權益法來確認其資產總額和凈收益還有些許不足;但是如果子公司不能持續盈利反而一直虧損,這種情況則恰恰相反。這一變化,也使得母公司不得不對企業中原有財務指標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過去的財務政策被迫調整

1、對利潤分配做出改變

實務中,凈利潤才是對母公司進行利潤分配的基礎。運用成本法時,在子公司的利潤分配十分低下的前提下,經營活動方面存在著收益不足等情況使得支出費用大于收益,新準則的規定還有可能導致母公司的留存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不能按要求實行分紅制度。但是為了符合國家的要求,使資本市場的預定效果得到滿足,企業就必須對其當前在子公司中推行的利潤分配政策做出明確的調整。

2、 調整籌資策略

在新準則開始實施后,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選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公司的經營狀況。公司的發展能力和償債能力等也會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巨大變化。在新準則實施初期,與新準則存在利益關系的人必然會高度關注新準則的實施。因此,公司在面對這些債權人時不能慌亂,要耐心的進行解釋,并調整籌資方式、策略和規模。

三、結束語

長期股權投資對一個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作為企業的金融資產,能夠使其他的企業金融資產和企業長期股權投資得到區分,并且使會計處理的正確性得到會計準則和制度的認可。通過對國外企業在長期股權投資方面先進經驗的不斷摸索,再結合我國企業當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現實狀況,會計準則委員會正在不斷的努力改進我國當前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以求在最大程度上達到最佳效果。當前在核算方面,長期股權投資的可理解性正在不斷的增強,也越來越切合實際,但是,還并不是最完整的體系,尚且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合理的運用會計信息使其為企業的發展添加動力。

參考文獻:

[1]徐璧.長期股權投資中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比較[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0(07):278-279

[2]韓和芳.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會計處理案例分析[J].財政監督,2010(12):125-126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成本法;權益法;轉換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會計準則委員會結合我國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和國際上的先進理論不斷地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準則進行修訂、調整使其符合經濟實質且具有可理解性。我們要結合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進行正確的會計處理,杜絕利用兩者之間的轉換關系進行對利潤的操控,對稅費的操控,要使會計真正的成為有效的經濟管理工具。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追加投資導致的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因追加投資導致所有權的增加,可以實際共同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響給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的方法應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追溯調整,追加投資的部分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會計處理。

對于追加投資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應根據計算的追加投資確定的投資成本和追加的投資比例應屬于被投資單位的份額比較,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如果追加投資的成本大于追加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份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即通過投資反映的商譽),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如果追加投資的成本小于追加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份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要對其差額進行調整,也包括調整追加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例:2008年1月1日,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720萬元的價款(包括相關稅費)取得A公司有表決股份的8%,因為甲公司對A公司沒有重大影響且A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甲公司把它列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再次以1750萬元的價款(包括相關稅費)取得A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15%。至此,甲公司已累計擁有A公司23%的股份,可以對A公司施加重大影響,所以,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進行核算。2008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2009年4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為10000萬元。2008年度,A公司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未派發現金股利;2009年1月1日至4月1日,A公司的凈利潤為200萬元。甲公司在取得8%的股份時,A公司各項負債、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甲公司與A公司的會計年度及采用的會計政策相同,取得8%的股份后雙方未發生任何內部交易。

(1)2008年1月1日,購入A公司8%的股份。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7200000,貸:銀行存款 7200000。

(2)2009年4月1日,再次購入A公司15%的股份。追加投資的成本為1750萬元,按追加投資比例計算的追加投資時應享有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為1500萬元(10000*15%),追加投資體現的商譽為二者之間的差額:250萬元,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甲公司對追加投資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17500000,貸:銀行存款 17500000。假定2009年4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則甲公司還應對追加投資的成本作如下調整:追加投資成本調整額=12000*15%-1750=50(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500000,貸:營業外收入 500000。

(3)2009年4月1日,對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進行調整。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為720萬元,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的取得原投資時應享有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為640萬元(8000*8%),原投資體現的商譽為二者之間的差額:80萬元,不對長期股權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假定2008年1月1日,9500萬元是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則甲公司應對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作如下調整:原投資成本調整額=9500*8%-720=40(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400000,貸:盈余公積 40000,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60000。

(4)2009年4月1日,調整應享有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損益調整) 1120000,貸:盈余公積 96000,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64000,投資收益 160000,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480000。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80000。

2、處置投資導致的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由于投資股權的處置導致所有權下降,不再控制被投資單位但還能夠行使重大影響權或與其他投資者一起聯合控制的,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應當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調整。轉換核算方法時,應首先根據處置投資所占的比例核銷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其他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追溯調整。轉讓股份時借記一“銀行存款”,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投資收益”;調整其他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貸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調整應享有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貸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二、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1、追加投資導致的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投資企業因追加投資等原因使原有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的投資,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應按成本法進行調整。轉換核算方法時,應當對原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按照成本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追溯調整,即最初取得成本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經追溯調整后的原投資成本加上追加投資的成本,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追加投資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貸記“銀行存款”;調整原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借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處置投資導致的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由于投資股權的處置等原因不再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其行使重大影響,并且不能可靠計量該投資的公允價值和不能明確其在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將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轉換成成本法。在會計核算方法轉換時,以成本法核算要求為基礎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例: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B公司股份2000萬股,占B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能夠對B公司施加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截止2009年3月31日,該項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500萬元,其中,損益調整300萬元,成本2200萬元。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出售1500萬的B公司股份,收到轉讓價款1950萬元。此時甲公司擁有B公司5%的股份,不再具有重大影響,并且B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所以,甲公司仍將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并改按成本法核算。轉換核算方法時,B公司可供分配利潤為1800萬元。2009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股分配現金股利0.1元;2010年3月25日,B公司宣告200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現金股利0.15元。

(1)借:銀行存款 19 500 000;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 16 500 000; — B公司(損益調整) 2 250 000;投資收益 750 000。

(2) 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剩余股份的賬面價值=2500-1875=625(萬元),其中:成本=2500-1650=550(萬元),損益調整=300-225=75(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 750 000,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 750 000。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S].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8.

[2] 劉永澤,陳立軍.中級財務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2010.

[3]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調整及財務影響[J].財會通訊,2011.3.

【作者簡介】

長期股權投資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增減股份; 會計處理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3010801

1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取得股權,最終形成企業合并

合并報表中,購買日之前的股權,按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按其與新購入股權支付對價之和,作為合并成本;其他綜合收益轉為購買日當期投資收益;原持股比例在當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差,在合并報表工作底稿中調整長期股權投資。

2取得子公司控制權形成企業合并后,購買少數股東全部或部分權益

合并報表中,子公司的資產、負債以購買日持續計算的金額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按新增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3持有子公司投資后,出售部分股權,仍保留控制權

合并報表中,處置取得價款與處置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4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控制權

合并報表中,剩余股權按照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調整出售股權投資影響的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

下面用案例來具體說明各種情況的會計處理:

案例1:

(1) A于2010年12月29日以20 000萬元取得對B 80%的股權,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2011年12月31日,A又出資3 000萬元自B的少數股東處取得B 10%的股權。A與B少數股東在交易前不存在關聯方關系。

2011年12月31日,B有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為25000萬元,自購買日按其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為26000萬元,該日公允價值為27000萬元。

(2)A于2010年1月1日以貨幣資金500萬元取得了C 10%的股權,對C不能施加重大影響,C是非上市公司,股權公允價值無法合理確定。A和C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

C于2010年度實現凈利潤10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1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事項。

2011年1月1日,A以貨幣資金3000萬元進一步取得C 50%的股權,因此取得了控制權。原持有C 10%的股權的公允價值為600萬元,C在該日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是5 8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和內部交易的影響。

(1) 2011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中的商譽=20000-24000*80%=800萬元

合并報表中,B有關資產、負債以購買日持續計算的金額進行合并,即與新取得10%股權相對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負債的金額=26 000*10%=2600萬元。因購買少數股權新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3 000萬元與按照新取得持股比例10%計算確定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2 600萬元之間的差額400萬元,在合并報表中調整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400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400萬元

(2)合并報表中合并成本=600+3 000=3 600萬元

A對C投資形成的商譽=3 600—5 800*60%=120萬元

將原10%持股比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調整到購買日公允價值,調整金額=600—500=1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萬元

貸:投資收益100萬元

案例2:

2010年1月1日甲以現金2000萬元換取乙原持有A80%股權,乙對A80%股權為2006年1月1日支付價款1680萬元取得。甲取得A80%股權,將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當日A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400萬元,與賬面價值一致。2010年A實現利潤64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200萬元;2011年6月30日甲以800萬元出售了A20%股權,仍享有控制權。A于2011年1月至6月實現凈利潤460萬元,并實施2010年利潤分配方案,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

(1)甲在購買日合并報表上因購買A股權應確認的商譽或損益=2000—2400*80%=80萬元,確認商譽80萬元。

(2)2011年6月30日A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自購買日持續計算金額=2400+(640+460-300+200)=3400萬元

(3)甲于2011年6月30日處置A20%股權時:

甲合并報表資本公積的影響金額=800—3400*20%=120萬元;

如果在2011年6月30日甲以1200萬元出售A40%股權,剩余4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1100萬元,則計算以下金額:

甲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200+1100—(3400*80%+80)+200*80%=—340萬元

對于剩余股權甲按其公允價值重新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萬元

貸:投資收益100萬元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

[2]于小鐳,薛祖云.新企業會計準則實務指南(上市公司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栾城县| 息烽县| 峨眉山市| 万源市| 嘉黎县| 那曲县| 台山市| 永靖县| 安溪县| 宣城市| 齐齐哈尔市| 微山县| 木兰县| 静安区| 兴隆县| 武威市| 南溪县| 罗源县| 宿迁市| 翁牛特旗| 清原| 信宜市| 荃湾区| 河池市| 惠安县| 若羌县| 平度市| 乌海市| 自贡市| 孝义市| 罗定市| 迁安市| 芜湖市| 离岛区| 利辛县| 富川| 通榆县| 洛南县| 遂昌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