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av,短篇公交车高h肉辣全集目录,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完整版,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首頁 > 文章中心 > 公眾號運營分析

公眾號運營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眾號運營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公眾號運營分析

公眾號運營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主要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分析浙江衛視與湖南衛視的微信公眾賬號是如何在微信平臺進行宣傳運營的,從信息頻率、版面設計、內容和主題等方面去考量,進而比較這兩大媒體微信公共賬號的區別,并對電視媒體在微信平臺進行宣傳方面展開思考。

關鍵詞 微信平臺 公眾賬號 碎片化時間 用戶體驗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模式與思維方式。據統計,截止至7 月底,我國微信用戶超過4 億,信息的獲取方式和傳播方式呈現出多元化與融合化的趨勢。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為移動互聯網而生的微信又將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各大衛視的新利器。本文將從不同角度對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的微信公共賬號進行分析

一、浙江衛視微信公眾賬號

浙江衛視官方微信號名稱是浙江衛視中國藍(以下簡稱中國藍),賬號為:lanmei2008。相關被認證的浙江衛視公共賬號還有:浙江衛視《今日證券》、浙江衛視節目預告等3個。

下面以中國藍為例,分析它是如何對微信用戶進行宣傳的。

1、發送頻率

從10 月1 號至10 月31 號期間,一共向用戶推送過21 條信息,每天最多1 條信息,1 條消息中至多4 個不同內容板塊,平均每天發送0.68 條微信息。

2、內容和主題

中國藍在10 月份期間的信息基本是以當月重磅宣傳的娛樂綜藝和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為主,比如在當月進行的《中國好聲音》,完了之后的《夢想秀》,以及常規娛樂節目《愛情連連看》和《我愛記歌詞》,電視劇有《王的女人》及后來播出的《金玉滿堂》,除此之外還有當月的重要新聞如臺風菲特相關報道。

3、版面設計

中國藍的版面設計比較簡單,就是最基本的與個人微信賬戶的版面一樣,沒有任何額外的活動板塊設計。

4、用戶反饋

如果給該賬號發任何信息,它的回復是:你的消息藍藍收到啦,你也可以關注浙江衛視官網了解更多信息。即是說中國藍對于用戶的反饋幾乎沒有任何互動性,只是間接的把觀眾向官網那邊引導以了解更多信息。

二、湖南衛視微信公眾賬號

湖南衛視相關的公共賬號有很多,被騰訊認證的包括湖南衛視呼啦、湖南衛視節目預告、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近10 個,可見湖南衛視對微信進行媒體宣傳的重視。其中湖南衛視官方微信名稱是湖南衛視(以下簡稱湖小微),賬號是:happychina1997

1、發送頻率

從10 月1 號至10 月31 號,該賬號共了24 條信息,每天至多2 條信息,1條消息中至多3 個不同的板塊內容,平均每天0.78條信息。

2、內容和主題

湖小微的內容基本是以娛樂節目資訊為主,這與湖南臺的節目風格有很大關系,其余就是當月熱播電視劇。比如當月重點打造的娛樂節目《爸爸去哪了》最多,其余還有《奇舞飛揚》、《我的中國夢》等新節目,以及《我們約會吧》等常規節目;此外還電視劇資訊,如當月熱播劇《剩女的代價2》。

3、版面設計

湖小微的版面設計有多個板塊內容,除了用戶的輸入信息欄,還有三大活動版塊:青春秀、呼啦吧、呼我。湖南衛視官方微信推出的自定義菜單中首當其沖的便是獨具個性的“青春秀”。

(1)青春秀:正如火如荼舉辦當中的《爸爸去哪兒》、品牌欄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以及代表湖南衛視黃金劇場的“青春劇好看”四大子菜單,共同為觀眾帶來最新鮮熱辣的節目資訊,觀眾只要輸入節目名稱或點擊對應的子菜單,就能直接獲取想要了解的信息。

(2)呼啦吧:“呼啦”是湖南衛視全新推出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機的電視互動應用,是湖南衛視在2013 電視節目互動中的重大“殺手锏”。呼啦吧中有市集、活動、公告等三個子菜單,主要是一些吸引用戶觀眾的活動信息。

(3)呼我:在呼我菜單中有認識我、找朋友、幫組、群星賀周歲四個子菜單,主要吸引用戶與湖小微進行互動,得到觀眾更好的反饋。

4、用戶反饋

當用戶發送1 至7 數字時,湖小微即回復對應周一至周日的節目預告單。在呼我板塊的群星賀歲中,用戶發送指定范圍的明星名字,還能聽到明星的賀歲聲音。

三、浙江衛視與湖南衛視微信公共賬號運營平臺的比較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相同點:在信息發送頻率方面,中國藍和湖小微的信息條數比較接近,湖小微稍占優勢;在內容和主題方面兩者都主要是熱門娛樂節目和黃金劇場電視節目。這兩方面,兩大衛視的設計是相類似的。

兩大衛視的微信平臺不同點:

1、版面設計

湖小微相對豐富,而不是一個類似于個人賬戶的平臺,有更多的活動版塊供觀眾選擇,宣傳更加有針對性。比如宣傳內容里還細分各種娛樂節目和專門的電視劇消息,讓觀眾有選擇性的閱讀。

2、用戶反饋

公共賬號無法做到一對一的傳播反饋,但是湖小微賬號中,至少用戶直接回復就可以收到節目預告單消息,而且在每個子菜單中用戶都能得到信息反饋。

3、公共形象

浙江衛視公眾賬號其實更多只是一個點對面的一個傳播工具,而湖南衛視創造了一個虛擬形象代言人“湖小微”,這是湖南衛視的一大創舉。首先是這個虛擬形象有一個娛樂搞怪的自我介紹,讓觀眾覺得更加親切。湖小微不僅僅是資訊播報主持人,更是幫助用戶了解使用微信的好幫手、與用戶多角度溝通的知心朋友。

四、電視媒體進軍新媒體微信平臺進行宣傳的原因

1、新媒體微信用戶數量龐大

2013 年上半年,微信用戶已經突破4億,并且這一數目還在持續迅猛增加,這是目前為止最為火爆的社交軟件。擁有這么多數量用戶的新媒體平臺,將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平臺,這是電視媒體宣傳不可忽視的一個平臺。

2、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人們碎片時間的可利用價值

隨著我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戶也希望能在零碎的時間里參與更多的娛樂活動和了解更多的資訊,這也為電視媒體在手機平臺上宣傳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

3、微信平臺宣傳成本低

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帶來了和以往不同的資源優勢,微信完全免費,僅僅在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流量需要付費,而現在手機用戶基本都實行流量包月服務。流量費用也很低廉,因此傳播活動所需要的投入很少。

4、微信傳達精準度高

微信可以說是中國最嚴謹的實名認證社交平臺。在這一點上具有強大的優勢,是其他傳播平臺所無法比擬的。內容到達率更高,一對多的信息發送模式,傳播內容直接發到手機客戶端。到達率可以說幾乎是100%。這一點就大大地減少了信息的浪費。

5、信息傳播針對性強

微信不同于微博有關注度排名,微信公眾賬號大部分是用戶自愿添加,感興趣才添加,所以這些用戶已經是經過自動篩選的,通過地域、興趣點、年齡層的篩選,信息直達這些用戶效果將更強。

五、電視媒體官方微信傳播中的問題與對策

電視媒體之間對于收視率的白熱化競爭已經蔓延到新媒體領地的爭奪,微信則是新媒體的最新應用形式,對微信平臺話語權的爭奪成為電視媒體間競爭的焦點。也正是因為微信是一種新的應用形式,電視媒體在官方微信傳播中也是處在探索的初步階段,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如內容設計不合理、傳播形式過于單一、不注重傳播互動性等等問題。因此,電視媒體在微信傳播中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優質服務

電視媒體在傳播信息時,提供優質信息,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只有不斷提供優質服務,才能抓住用戶眼球,得到用戶關注,保證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

2、內容細分和精準定位

湖南衛視公眾賬號提供了不同的板塊內容供用戶自主選擇,定位準確,有針對性地進行傳播,必然會使傳播效果更佳。

3、信息推送時間的合理和編排巧妙

由于用戶用手機閱讀微信信息的時間更多的是在碎片時間,如果在工作時間進行信息推送,用戶有可能無暇顧及,而在上下班等閑余時間中發送信息,用戶將可能很感興趣。

4、注重用戶體驗和互動性

微信之所以擁有這么多用戶,主要是因為它的社交作用。公眾賬號如果只是一味的給用戶推送信息,完全不理會用戶的反饋,這就失去了這個平臺的傳播意義和樂趣。注重用戶體驗才是挽留用戶持續關注的長久之計。

結語

大數據時代,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正處在一種上升的發展勢頭中。電視媒體發展需要一種更加有效的途徑來接觸和了解受眾,以取得反饋并對電視節目加以改進。微信作為移動互聯網端下發展飛速的代表,憑借其新興媒體的優勢,能夠有效加強衛視與受眾的新型關系。它在強化電視媒體品牌影響力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今各電視媒體對微信的運營盡管還不成熟,但相信將來,微信在幫助電視媒體信息傳播上將會發揮更大的威力。

參考文獻

①王旭,《微信傳播力探析——以湖南衛視官方微信湖小微為例》[J].《西江月》,2013(8)

②郭澤德、梁丹,《電視媒體官方微信的框架比較分析——以浙蘇湘三家衛視頻道為例》[J]《. 新聞研究導刊》,2013(7)

③@蕭秋水、@秋葉語錄、@油殺臭干:《微信控控微信》[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公眾號運營分析范文第2篇

>>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策略探析 對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假期運營的幾點思考 高校微信公眾號發展及運營策略研究 高校微信公眾號的編輯運營策略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現狀和發展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現狀分析 基于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研究 高校微信公眾號運營管理問題探析 “5W”理論框架下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研究 高校微信公共平臺研究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高校微課平臺的設計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對大學生德育的應用思考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實現路徑 從新聞學視角探索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管理維護 淺析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教育中的應用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探微 學校微信公眾平臺建設與應用的實踐研究 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路徑研究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高校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5-06-01.

[2]朱建華.微信公眾號運營效果冷熱兩重天――武漢地區微信公眾號調查[J].新聞前哨,2014,(12):71-73.

[3]唐紅波.高校微信公眾平臺運行管理策略初探――以“廈理工e起來”微信公眾號為例[J].東南傳播,2015,(11):108-109.

公眾號運營分析范文第3篇

宜昌媒體公眾號運營現狀

1、推送頻率。

在9月6日到9月12日這一周內,9個微信公眾號中每天推送消息的有7個,宜昌交通音樂臺和陽光頻道這兩個廣播微信號周末沒有推送消息。大多數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1次,每次4―6條信息,推送消息總數在30―36條之間。鑒于用戶周末時間有更多空閑時間瀏覽微信,堅持每天推送消息,將有更好的信息傳播效果。

2.原創內容。

我們將一周內9個微信號推送的所有文章按內容來源不同,分為原創、轉載+編輯整理、轉載三大類。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宜昌地區媒體微信公眾號的原創比例整體偏低,大部分內容都是依靠轉載詳見表2。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內容原創比例位列前三的分別是宜昌廣電新聞、宜昌汽車臺和三峽日報。宜昌廣電新聞原創比例最高,達69%,這也是唯一一個原創內容占比過半的公眾號。這個微信號是三峽電視臺《直播宜昌》、《宜昌新聞》、《三峽夜航》三檔主打新聞欄目的公共微信公眾號,原創內容都為各欄目播出的新聞報道。宜昌汽車臺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原創內容占33%,位列第二,原創內容多與該臺策劃的活動相關,有自駕游回顧,有微信爭霸賽展播,有吃月餅大賽預告等。三峽日報原創比例28%,三峽商報14%,原創內容均為報社記者采寫的新聞報道。

第二類轉載+編輯整理,主要是指編輯對轉載的信息進行重新整理,插入與本地相關的內容。三峽廣電微信公眾號這一比例高達80%,主要是加入了“廣電車展”等相關活動的鏈接和介紹。第三類為純轉載,按轉載來源可分為媒體、網絡、其他微信號。以三峽新聞網微信號為例,該微信公眾號7天推送信息總條數36條,轉載總量31條,占86%;其中來自各媒體21條,占58%,來自宜昌同城媒體的內容有5條,占14%;轉載同省媒體(不含同城)9條,占比25%。主要依靠轉載其他媒體微信公眾號內容的運營方式,造成信息同質化現象嚴重。

3、內容形式。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信息等功能,為傳統媒體提供了多樣化信息渠道。但目前宜昌媒體微信號推送消息形式仍以圖文消息為主詳見表3,較少推送音視頻內容。統計發現,紙媒以圖文為主,三峽日報7天僅推送視頻3條,音頻1條;三峽商報推送4條視頻;三峽晚報推送3條視頻、1條音樂;三峽新聞網推送視頻1條,音樂1條。廣電媒體生產音視頻內容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三峽廣電一周僅推送視頻2條,宜昌交通音樂臺推送音頻7條;宜昌汽車臺推送音頻1條;陽光頻道和宜昌廣電新聞沒有推送任何音視頻內容。

難能可貴的是,宜昌交通音樂臺推送的7條音頻消息均為原創,內容為“名師展播”采訪錄音、天氣預報和語音回復;宜昌汽車臺每周六定期推送一條原創音頻,為主持人對微信平臺用戶留言的回復。其他微信公號推送的視頻、音樂均為轉載。如果說紙媒在圖文編輯上占有優勢,那么廣電媒體轉戰微信平臺,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音視頻制作方面的優勢,可惜本地廣播電視官方微信均未發揮所長。

4、后臺開發。

宜昌9大媒體微信公眾號多數為認證號,擁有進一步完善后臺設置的權限,各微信號也都進行了深度開發,主要將菜單設置為內容鏈接、互動鏈接、服務鏈接三大版塊。內容鏈接通常引導用戶進入廣播\電視\報紙網上收聽\收看平臺;互動鏈接往往設置爆料或留言平臺,方便用戶網上投訴或爆料;服務連接涉及天氣、違章、水電費、購物等民生服務。

微信公眾號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曾刊文指出:“對于新聞媒體而言,微信不僅僅是內容推送渠道,更是一次用戶資源的再挖掘。”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宜昌各傳統媒體雖然開設了微信公眾號,但仍只是將它作為一個內容網絡推送渠道,尚未進行用戶資源的深入挖掘,在推廣運營、內容生產、信息傳播、平臺設置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1.用“本土化”改變轉載抄襲。

宜昌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存在的一大普遍問題就是缺乏原創內容,依賴轉載抄襲,甚至出現了同一條信息被多個賬號同時轉載的情況。要扭轉這種局面,首先要專人專用,并打通渠道。要想成功運營微信公眾號,靠一兩個人單打獨斗是不夠的,必須組建專業團隊,并將原創內容數量納入考核任務;現在各媒體相繼成立新媒體中心,但又存在微信團隊與采編部門脫節的問題,因此必須從制度設計上打通原創內容流通渠道;同時,應依托地市媒體“本土作戰”的地域優勢和內容生產優勢,精選每天最重要、用戶最關心的本土信息進行推送。數據分析恰恰顯示,閱讀量最大的正是那些本土原創內容。

2.用“個性化”破解同質化。

地方媒體由于資源限制,原本就存在內容同質化的問題,這一現象延伸到了微信公眾號上:內容上多為轉載的新聞報道、心靈雞湯和生活貼士;形式上多數選擇圖文并茂,鮮少視頻和音頻;后臺設置也趨于雷同。微信是一個強調個性化的平臺,如果不能在運營中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品牌,很難在眾多公眾賬號中脫穎而出。媒體微信公眾號應找準定位,做出符合自己媒體特色的內容,展現自身優勢,塑造獨特個性。

在這方面,荊州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的做法可資借鑒。荊州電視臺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7條原創信息,通過塑造“小荊”、“日大俠”等虛擬人物塑造個性平臺。【荊日頭條】的口號是:“每天三分鐘,盡知荊州事”,在這里,虛擬編輯“小荊”聚合與荊州有關的新聞,并配有“小荊微評”進行簡短評論;【荊日白話】另辟蹊徑,“日大俠”是該專欄虛構的一個荊州潘啃錚編輯將用戶提供的趣事整理成段子,以日大俠為主角,配以真人或動畫視頻進行演繹……這種擬人化的設計塑造了荊州電視臺微信公眾號觀點精辟、親切幽默的獨特個性。《三峽商報》微信公眾號也有虛擬人物:青春活潑的“商妹兒”和成熟穩重的“頭條君”,但是人物個性不突出,容易被忽略。

3.用“互動性”增加用戶粘度。

微信公眾號天然的“社交屬性”和“互動性”拉近了媒體和受眾的距離。宜昌地區各家媒體微信公眾號大多通過線上宣傳+線下活動增加用戶粘度。如宜昌新聞綜合廣播在舉辦“第七屆兒童廣播故事大賽”期間,首次通過官方微信“陽光頻道”與小選手、家長互動,三個月的時間內關注人數翻倍增長。

其實,宜昌媒體微信公眾號在互動創新方面還大有可為。互動創新的一種思路是充分利用微信的各種新鮮功能:如河南電臺交通廣播的官方微信賬號,2013年7月開始利用微信“搖一搖”功能,得到受眾熱捧,現在每天有近20萬人次微信活躍用戶通過微信“搖一搖”參加互動。充分利用微信平臺的社交屬性,通過社交擴展的方式吸引用戶的關注和粘性也是一種思路:如《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曾推出“你對今天的新聞知道多少”60秒答題積分游戲,用戶可以把答案結果分享到朋友圈與好友一起PK,得到了很多用戶的積極響應。這些多樣的互動方式都為宜昌本地媒體微信公眾賬號提供了學習借鑒的范例。

4.用“數據化”強化用戶分析。

過去,對傳統媒體來說,“受眾”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現在,微信“用戶”對應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微信公眾賬號擁有數據統計功能,運營者可在后臺看到訂閱人數、用戶增減、身份屬性等各方面的數據,可將用戶按照地域、愛好、性別、需求等不同的指標進行細分,這就為公眾賬號的運營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給信息的精準推送提供了有效渠道。宜昌汽車臺微信公眾號將目標受眾鎖定為私家車主,為每個用戶建立數據檔案,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帶來了大量流量,也提高了用戶粘度。2015年,宜昌汽車臺通過微信平臺策劃了多場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如車友自駕游、微信爭霸賽、吃月餅大賽等,線上報名、線下參加,短時間內迅速聚攏人氣,帶來大量流量,目前已成為宜昌地區擁有私家車主用戶最多的微信賬號。為了增加用戶粘度,該微信號“車友中心”菜單中開設了“注冊登記、聯盟優惠、違章路況、車訊車評、模擬駕考”這五個子菜單,為私家車主提供定制服務,效果明顯。

公眾號運營分析范文第4篇

關鍵詞 陜西媒體;微信公眾號;傳播力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41-0108-01

1 傳播力內涵

從概念源起來看,“傳播力”有兩種界定:一是“傳播力是媒介傳播力的簡稱,指媒介的實力及其搜集信息、報道新聞、對社會產生影響的能力”[2];二是“傳播力就是競爭力”。兩者存在明顯差異:前者認為傳播力等同于媒介傳播力,傳播主體是大眾媒體;后者意指傳播力是在競爭中實現效益的關鍵因素,傳播主體主要指企業。目前從微信認證來看,以陜西媒體微信公眾號為例,運營主體有三類:第一,傳統媒體,如:陜西日報、華商報、陜西交通916、渭南日報等;第二,門戶網站頻道,如陜西忒別忒、大秦網等;第三,科技傳媒公司,如:西安媽媽網、榮耀渭南網、弘秦涇陽等。陜西媒體微信公眾號的主體既有大眾媒體,也有獨立企業,所以本研究是傳播力兩大起源的一種合流。

2 數據調查及分析

本文選取較為活躍的20家陜西媒體微信公眾號為研究對象,并以2014年12月14日零時至12月27日24時這兩周為研究時段進行數據收集。樣本中,網站類微信公眾號有8個,廣播類微信公眾號有3個,報紙類微信公眾號有5個,電視類微信公眾號有4個。

2.1 形象度

形象度是指媒體公眾號的形象設計與運維,從賬號認證信息、賬號頭像與名稱、功能介紹、自定義菜單、首次問候語等五方面體現。

20個樣本均為訂閱號,且全部認證,微信公眾號的認證有利于增加用戶對賬號的信任度。媒體微信公眾號的頭像與名稱基本上沿用了媒體或企業名稱、標志或LOGO,而“陜西忒別忒”和“弘秦涇陽”采用創意式設計,體現簡潔醒目,易搜索、記憶,突出主題且不繁復;在功能介紹上,大部分微信公眾號只是寥寥數語介紹媒體職能,并未突出內容呈現和互動服務方面的特色。

20個樣本中,有15個賬號設置自定義菜單,占比75%;5個賬號無自定義菜單,占比25%。在用戶進入賬號界面時,通過命令行交互方式,一目了然地了解相關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對運營者來說,能夠維護賬號運營的穩定性,易于用戶養成習慣,通過“微互動”,達到用戶參與受益和賬號擴大影響的雙贏效果。

首次問候語一般可分為簡單問候、數字導航以及搜索指導三類。樣本中只有10個賬號使用簡單問候,占比50%;搜索指導有3個,占比15%;數字導航有1個,占比5%;無問候方式的有6個,占比30%。簡單問候方式無法向用戶明確傳遞賬號的使用方法,而數字導航和搜索指導能有效告知用戶該賬號的信息檢索方法,便于用戶按圖索驥,操作簡便。

2.2 內容度

內容度包括公眾號推送信息的形式和內容類型。本文將媒體公眾號的信息形式主要分為:純文本類、圖文結合類、視頻類、音頻類。樣本在統計周期內共推出1596條信息,其中,圖文信息有943條,所占比重最大,達59%;其次是純文本信息,共640條,占比40%;視頻信息所占比重較小,僅有11條,占比0.6%。此外,還有2條音頻信息。圖文信息是媒體微信公眾號的主要形式,簡單快捷、圖文并茂滿足讀圖時代“輕閱讀”需求。

按照媒體微信公眾號內容的類型,可分為:時政類、社會新聞類、生活服務類、活動推廣類等四種。樣本賬號中,內容最多的是社會新聞,占比58%,主要以本地資訊為主,題文同質化嚴重,形式單一,或者題目微調內容原搬,來源多是本地影響力較大的傳統媒體或網站,如華商網、騰訊大秦網、西安晚報等;其次是服務類信息,占比25.9%,證明微信公眾平臺等移動媒體是“內容+關系+服務”的效能整合,也是微信公眾平臺區別于新聞客戶端的特色所在;時政類信息占比6%,多轉自人民日報、新華網、央視等權威,可見新聞類信息仍是媒體微信的主打產品,媒體微信公眾號已經獨立于微信的私密社交功能發展為重要的大眾媒體力量。

2.3 互動度

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是指應答回復功能,通過人工回復、自動回復、人工和自動回復相結合這樣三種形式來實現。在20個賬號里均無人工回復,只設置了自動回復,向用戶提供咨詢、活動推廣、新聞熱線等多種服務。有4個賬號設置簡單自動回復,4個賬號設置關鍵詞自動回復,通過回復關鍵詞數字索引、關鍵字、或點擊鏈接直接跳入某APP中。其余12個賬號均無自動回復,與用戶互動程度較低。依托網站及獨立科技媒體等互聯網屬性較強的微信公眾平臺,在與用戶互動和需求把握上表現出較高水平,如大秦網、西安媽媽網、陜西忒別忒等。

2.4 活躍度

媒體微信公眾號的活躍度是指某一段時間內媒體公眾號信息推送頻次。主要從推送時間、推送次數和推送條數指標體系分析。

媒體微信公眾號如何既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和新鮮性,對推送時間有一定要求。樣本中,有7個賬號在每天8:00-12:00之間推送消息;有5個賬號在

12:00-16:00之間推送,有10個賬號在16:00-20:00點之間推送,有2個賬號在20:00-24:00推送。根據用戶的生活習慣,一般在早晨上班前、晚上下班后瀏覽信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

在推送條數上,每天推送8條以上的賬號有3個,5-8條的賬號有10個,推送1-4條的賬號有4個。研究發現,大部分媒體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條數都控制在5―10條,總體保持較為合理適中的推送頻率,也有部分公眾號信息推送頻率過低,粉絲流失嚴重。也有個別微信公眾號過分追求信息數量,推送信息次數過多,標題黨現象嚴重,特色內容比例較小,此類微信公眾號終將失去生

命力。

2.5 傳播度

粉絲數是微信公眾號傳播力的重要體現,也直接反映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狀況。粉絲量越大,微信公眾號的傳播范圍越廣,對所抽取的20個樣本賬號的粉絲數進行統計,有10萬以上粉絲數的公眾號有4個,占比25%;有12個公眾號粉絲數在10000以上,占比60%。

其中“華商報”從2013年10月開通以來,粉絲數增勢明顯,目前已超過17萬,位居全省第一,緊隨其后的是“騰訊大秦網”,粉絲數超過15萬。從某種程度上說,依托傳統媒體的公眾號粉絲量級代表了該媒體或欄目的受關注程度和受眾范圍。而“騰訊大秦網”的異軍突起則代表著區域媒體面臨來自騰訊網等綜合性商業門戶網站的沖擊,在媒介融合的改革進程中,區域媒體“危”“機”并存。

以陜西20家媒體微信公眾號作為研究樣本,篩選出5項一級指標、16項二級指標,對陜西媒體公眾號的傳播力分析。總體上,陜西媒體微信公眾號整體保持向好發展態勢,網站類微信公眾號規模領先,傳統媒體借力微信姿態積極,優質賬號的微媒體效能凸顯,但也存在著運營平臺建設不足,內容同質形式單一,閱讀量兩級分化,點贊率低迷等問題。

參考文獻

公眾號運營分析范文第5篇

在欒義來看來,一對一的精準營銷是目前電商微信運營最直接可行的事情,但這需要做好兩件事情:一是基于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的個性化推薦,類似“猜你喜歡”,但再好的算法或模型,似乎都比不上有沖擊力的促銷專題策劃;二是利用好每一次互動機會,把單純的客戶服務變成一對一導購式服務的過程,這還需要做很多的探索。

案例一:美膚匯

去年11月,“美膚匯”公眾號(賬號:weigou_mfhui)第一個登陸微信搭建的微購物商城,但隨即遭到一些商家的“攻訐”,稱其擁有更多的接口資源,這讓美膚匯開發團隊覺得有些委屈。

“美膚匯僅僅是在微購物商城上運營的若干個商家之一,并沒有任何特殊接口。”美膚匯COO余雅瓊稱,所有電商企業并非通過微信團隊主導的微信公眾號平臺接入,而是接入由騰訊移動生活團隊研發的微信電商平臺,該平臺提供了一套很龐大而復雜的B2C及O2O交易系統,包括了商家管理、價格管理、訂單管理、CRM管理等功能,“商家不一定非要有IT能力,只要有優質貨源保障,懂運營就可以了”。

不過,類似事件也印證了開發者正涌動著一股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似乎只要索要了更多的接口,就一定能獲取更多的商業回報,但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實際上,目前電商在微購物商城的訂單轉化率尚不穩定,美膚匯也暫未將它列入運營人員的KPI考核,余雅瓊稱商家現在不應該急于銷貨,而應該聚焦在用戶信任關系和口碑的建立上。

“微購物商城運營的關鍵并不完全在于用戶數量的多少,而是取決于優質的對話。”余雅瓊稱化妝品的電商運營更偏情感互動,商家第一需要解決的是用戶信任問題。起初,美膚匯負責微購物商城的客服人員很少,并且不是專職,余雅瓊馬上安排了3個全職客服,并將溝通的友好度、客戶的滿意度等列為主要的KPI指標。同時,美膚匯減少了優惠信息推送的頻率,通常是每周1~2次,并且會先選擇一小部分人群進行測試,根據用戶的活躍度,再進行大量群發。

余雅瓊表示,今年上半年會全力提高客服的專業咨詢能力,使其覆蓋99%的化妝品專業分析領域,“微購物商城是一個強大的移動電商平臺,理想的效果是有一群鐵竿粉絲不離不棄,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咨詢”。

案例二:微法律

“微法律”公眾號在2012年10月上線后,立刻獲得了微信團隊的關注,并向法律管家CEO馬強傳達了這樣的評語:“很好的形式!是微信公眾平臺想要的方向!”

那么,究竟什么是微信公眾平臺想要的方向?在馬強看來,微信團隊希望公眾號要實實在在為用戶服務,并為所處行業領域帶來顛覆式的移動互聯網變革,而不能只偏重營銷或商業變現。否則,急迫的商業化會帶來用戶體驗損害,新浪微博就是前車之鑒。

目前,“微法律”是法律類排名第一的微信公眾號,它提供的所有法律服務也全部免費。盡管微信可以提供少量拉新客的導流作用,但法律管家目前主要盈利還是來自官網Yesmylaw.com的會員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上蔡县| 泰安市| 称多县| 全椒县| 正安县| 中江县| 安化县| 泌阳县| 大连市| 南阳市| 沭阳县| 育儿| 宁陕县| 万源市| 新乡市| 进贤县| 宁晋县| 汉阴县| 枞阳县| 温宿县| 海口市| 托克托县| 银川市| 台山市| 万荣县| 崇州市| 姜堰市| 西盟| 安溪县| 台北县| 海阳市| 东丽区| 邵东县| 平定县| 全南县| 志丹县| 丰镇市| 梨树县| 蒙山县| 玛多县|